
明代学者陈献章在其著作《论学书》中提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习的过程始于深入思考,而思考又源于对事物的疑问。陈献章进一步解释说,前辈们学习时重视疑问的重要性,小的疑问能够带来小的进步,而大的疑问则能带来大的进步。疑问是觉醒和进步的契机,每一次觉悟都会带来知识上的长进。
有疑有惑时,人们会陷入一种状态,即“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这种状态是思考过程中的常态,也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阶段。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人们会不断产生疑问,进而激发思考,最终达到新的理解与认知。因此,培养质疑精神和思考的能力,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陈献章强调,学习不仅是接收知识的过程,更是自我探索和发现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思考和质疑,人们能够打破原有的认知框架,开辟新的思考路径。这种基于疑问的学习方法,能够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使学习成为一种持续进步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思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地提出疑问,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陈献章关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理念,将其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