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的爆米花机是“大炮手摇爆米花机”,制作过程被称为“崩爆米花”。这类机器包括机头螺杆、大弯头、小弯头、机盖、加力管/杆、开口销和摇手等部件。为了便于加热,还需要前后两个支架,置于炉火之上。当师傅一边拉动风箱,一边摇动机器时,随着“嘭”的一声巨响,一团白烟腾空而起,热腾腾、香喷喷的爆米花便装满了口袋,其诱人的香气让孩子们垂涎欲滴。这种景象在很多中国80后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种在中国随处可见的爆米花机引起了美国人的兴趣,甚至登上了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的著名节目《流言终结者》,通过实验探究爆米花制作的最快方法。
爆米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膨化食品,早在欧洲移民来到“新”之前,居住在那里的印第安人就流行食用爆玉米花。哥伦布返回欧洲后,曾向人们描述了“新”上印第安儿童用爆玉米花串成项链在街上兜售的景象。这也正是印第安人教给欧洲新移民如何种植和烘烤玉米的方法。
一名历史学家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洞穴中发现了5000年前古代印第安人食用的爆玉米花。尽管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但这些爆米花与当代的爆玉米花相比,口感上还是逊色不少。
现代发明者为喜爱爆玉米花的家庭设计了一种电锅,据说只需10分钟就能制作出一大盆爆米花。美国许多地方电视台还经常播出如何制作爆米花的知识,介绍各种新风味爆米花的方法。
一位频频在电视屏幕上亮相的专家瑞顿·巴哈尔被称为“爆玉米花大王”,他的讲座内容多与玉米有关,已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人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