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蜡石,因其表面具有类似蜡的质感而得名,又因原产于真腊国(今柬埔寨)而被称为腊石。这种石材属于硅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分是石英,其表面油状蜡质的表层是由低温熔物形成的,具有很强的韧性,硬度在6.5到7.5之间。黄蜡石的种类繁多,主要根据地质形成过程中所含矿物的不同而区分,包括黄蜡、白蜡、红蜡、绿蜡、黑蜡、彩蜡等数十个品种。黄蜡石以黄色最为常见,其中以纯净明黄最为珍贵,其他还有蜡黄、土黄、鸡油黄、蛋黄、象牙黄、橘黄等色。黄蜡石主要产于两广地区,尤其是广东东江沿岸(河源)及潮州的质地最佳,石色纯正。此外,广东、揭西、佛冈、韶关、清远、台山、开平、电白,广西柳州、贺州、钟山、金秀、浙江衢州等地也产黄蜡石。黄蜡石质地以润滑细腻为贵,是岭南石玩界广为流行的石玩,也是传统赏石中质地最为坚硬致密的种类之一。大者可与四大园林名石相媲美,但质地稍嫌粗涩;小者则与印石之王田黄相媲美,润滑细腻,质胜于玉,久经把玩,包浆滋润,极富灵气,是握游佳石。
湖南黄蜡石主要产于桂阳县太和镇、城郊乡境内官溪河段,泗洲、华泉、莲塘、桥市等乡镇也有分布。浙江黄蜡石则主要产于衢州市范围内。此石种坚而细腻,硬度约为摩氏7度左右,色泽金黄,石表滑润,块体以15到50cm大小居多,质地多以细蜡、晶蜡为主,偶有冻蜡。永安蜡石据史料记载,永安(现为紫金)是蜡石古产地,清代初期用永安蜡石制造的鼻烟壶曾作为贡礼向朝廷进贡。河源蜡石以紫金的蜡石最出名,紫金(永安)的黄蜡石品种多,颜色丰富,形状好,自然天成,无需打磨。蜡石有黄蜡、黑蜡、冻蜡、晶蜡、彩蜡、绿蜡、花蜡、胶蜡、细蜡、白蜡等一些大的种类。
黄蜡石因其石表滋润细腻,色彩纯黄,耀人眼目,同样具有任人想象的空间而受人钟爱。黄蜡石最高品位是质冻色黄,黄中透红或多色相透加上大自然变化而形成的形态差异确定它千差万别的价值和品位差别。黄蜡石之所以能成为名贵观赏石,除其具备有湿、润、密、透、凝、腻六德外,其主“色相”为黄也是其重要因素。中华民族对色的概念是:宇宙的黄、红、蓝三颜色“黄”为首,天玄地黄,黄乃土地之色,阴阳五行中“土居中”故黄为正色,黄为帝皇,黄河之象征。黄色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共同符号。黄色是佛教、道肆孝教、儒家思想中地位最高的颜色。黄蜡极品冻蜡是继田黄石后的新贵,好的冻蜡可与田黄竞美。古代称田黄石为“石帝”,而今品品位高的黄蜡石(冻蜡)应封以石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