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已经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项技艺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的瑰宝,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通过榫卯连接构建而成,不仅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而且造价低廉,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对世界造桥史和建筑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2009年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相关社区、群体和有关单位积极履行承诺,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开展活态传承、实施非遗进社区、进校园工作等多种方式,为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供保障,并增强项目的传承活力。
此次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标志着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更意味着这项技艺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未来,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