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在急性期发生突出,压迫神经根,引发疼痛、麻木和无力等症状。根据突出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型、旁型、外侧型和极外侧型,其中部分类型的突出程度较重,疼痛剧烈。治疗时可选择中脘、天枢、悬钟、阳光等穴位进行针灸,效果显著。
针灸前,可通过放松臀肌、阔筋膜张肌、腹肌、髂腰肌和内收肌等肌肉,以提高疗效。需要注意的是,放松并非简单的按揉或拉伸,而是真正的肌肉放松!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它是胃的募穴,具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化湿降逆的功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中脘穴是必用穴,对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司等症状,取中脘为主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孙氏秘法针灸中脘穴时,采用毫针由中脘进针,刺抵脊柱前面。操作时需注意,针感应为脊柱触电感、背部有虫爬样感、腹腔脏器抽动感。
天枢穴位于腹中部,距脐中2寸。它是大肠的募穴,具有疏调肠腑、调中和胃、理气健脾等作用。治疗大肠腑证时,天枢穴具有显著效果。
悬钟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它属足少阳胆经,具有疏调肝胆气机、通经活络等功效。悬钟穴是治疗中风病中经络所致半身不遂的要穴之一。
阳光穴位于手背侧,第3、4掌骨衔接的凹陷处。它由万方琴发现,用来代替腰痛点穴,减少病人痛苦。阳光穴主治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中青年患者,易复发。为预防症状加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注意保护腰部,保持全身和腰部温暖,避免腰部受寒和受到压力、弯腰等动作的刺激。睡硬板床有助于减轻腰部压力,同时应增加营养摄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