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南省发布的《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19版)》是我国首个省级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将入侵生物按危害程度分为五类。
2. 小龙虾在我国是国民性美食,年消耗量约190万吨,且消费量逐年增加。我国小龙虾养殖业非常火爆,约有520万人从事小龙虾产业。
3. 尽管我国小龙虾消耗量巨大,但云南地区的小龙虾泛滥成灾,自2013年以来捕捞野生小龙虾10多吨,仍未彻底解决问题。
4. 小龙虾不会乖乖地等待人类捕捉,打洞藏身于河堤、水底岩石和土壤中,抓捕它们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
5. 野生小龙虾生长环境不可控,品质下降,口感不如养殖的小龙虾,即使出售也难卖上好价钱。
6. 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即使水质污染也能生存,体内重金属含量不一,不建议流入市场。
7. 尽管人们喜爱小龙虾,但吃货们并不能通过“吃”来解决生物入侵问题。野生小龙虾在我国没有天敌,适应能力强,生命力旺盛,对食物需求量大,对本土水生动物生存空间造成挤压。
8. 小龙虾善于打洞破坏堤坝,给当地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因此被列为入侵物种。云南地区会定期组织人力消灭小龙虾,并禁止在野外河段放生小龙虾,但只是暂时控制数量。
9. 养殖小龙虾是否会泛滥?养殖前会对水域进行拦截,确保小龙虾不逃逸,保护当地物种和经济价值。养殖时加固堤坝,减少小龙虾逃亡率。
10. 吃货们无法解决生物入侵问题,因为野外入侵物种数量一旦存在,不久后便会再次增多。能被食用的生物只是入侵物种中的一部分,许多无法食用。消灭入侵物种比想象中难得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