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相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在春秋时期,齐国的齐景公设立了左相和右相,相国成为齐国卿大夫的世袭职位。
2. 此后,其他诸侯国也纷纷设立了相似的官职,有的称之为“相国”,有的称之为“相邦”,还有的称之为“丞相”。
3. 需要指出的是,楚国没有设立相国,而是以令尹作为其最高执政官。
4. 在秦朝,也设有相国这一官职。
5. 汉朝初期设有丞相,后来改称为相国,同时各诸侯王国也设有相国,但后来改称为相。
6. 东汉时期没有设立相国,而是以大司徒担任宰相之职。
7. 东汉末年,献帝时期开始将司徒改为丞相。
8. 唐朝以后,相国多被用作实际担任宰相职务的人的尊称。
9. 在明、清两代,相国则被用来尊称内阁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