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资料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1. 收发电子邮件。
2. 信息管理。
3. 远程登录,允许用户的计算机通过网络成为远程主机的终端。
4. 文件传输。
5. 电子公告版,即允许一个用户加入到多个讨论小组讨论某一课题。可以定期检查每个讨论课题中是否有新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因素:
计算机网络本身不能向用户提供安全保密功能。在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入网的计算机及其所存储的信息可能会被窃取、篡改和破坏,网络也可能遭到攻击,其硬件、软件、线路、文件系统和信息发送或接收的确认等会被破坏,无法正常工作,甚至瘫痪。其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系统造成危害,包括信息被篡改、假信息被传播、信息完整性、可*性和可用性遭到破坏。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利用软盘和光盘传播、通过软件传播、通过因特网如电子邮件传播,以及通过计算机硬件或通过镶嵌在计算机硬件上的无线接收器件等途径传播。
2. 网络通信隐患:网络通信的核心是网络协议。在实际网络通信中存在三大安全隐患:结构上的缺陷、漏洞(包括无意漏洞和故意留下的“后门”)以及配置上的隐患。
3. 黑客入侵:黑客的主要含义是非法入侵者。黑客攻击网络的方法主要有IP地址欺骗、发送邮件攻击、网络文件系统攻击、网络信息服务攻击、扫描器攻击、口令攻击、嗅探攻击、病毒和破坏性攻击等。
4. 软件隐患:许多软件在设计时会留有许多“窗口”,加上在设计时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完善或未发现的漏洞。如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安全鉴别和防护措施,就会使攻击者利用上述漏洞侵入信息系统破坏和窃取信息。
5. 设备隐患:主要指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硬件设备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如电磁泄漏发射、磁介质的剩磁效应和预置陷阱等。
我国不少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都依赖进口,给网络的安全保密留下了隐患。发达国家利用对计算机核心技术的垄断,迫使别国依赖其现成技术,以达到控制别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目的。美国基本上掌握了网络地址资源的控制权,美国国内网事实上已成为全球因特网的骨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