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安全手抄报图片
一、网络安全的定义
网络安全涉及保护网络系统,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对于用户而言,网络安全意味着个人或商业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保持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二、网络安全的关键特性
网络安全应具备以下五个核心特性:
- 保密性: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或利用信息。
- 完整性:确保数据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不被修改、破坏或丢失。
- 可用性:授权实体能够按需访问信息,如网络服务未被拒绝或破坏。
-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和内容进行控制。
- 可审查性:为安全问题提供调查和处理的依据。
三、网络安全工具与法律
网络安全工具包括VIEID、数字证书、数字签名以及杀毒软件等。法律层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
四、网络安全措施
1. 安全技术手段
- 物理措施:保护网络设备,制定安全规章制度,采取防辐射、防火和安装不间断电源等措施。
- 访问控制:严格控制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如身份认证、密码安全更新等。
- 数据加密:确保传输数据在截获后无法解读,防止病毒安装。
- 网络隔离:通过隔离卡或网络安全隔离网闸实现网络隔离。
- 其他措施:信息过滤、容错、数据镜像、数据备份和审计等。
2. 安全防范意识
提升网络安全意识是关键,许多安全事件与缺乏安全意识有关。
3. 主机安全检查
全面了解系统,评估安全性,识别风险,解决内网安全问题。使用自动主机安全检查工具可快速准确评估和修复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