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权收购的法律程序如下:
首先,确认收购意愿(签署收购意向书)。
这其中涉及到诸多法律和财务方面的复杂问题,整个过程可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包括双方初期接触以及基本意向的确立。
其次,制定收购决策。
一旦基本意向达成,双方需为收购进行详细规划。
若收购方为公司,则须召集股东大会并通过相关决议;
若权限由董事会行使,则由其拟定收购决议。
如收购方为个人,只需表达个人意愿即可。
再次,目标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
为了顺利完成收购,目标公司股东需就以上事宜召开股东大会并做出决定,明确同意转让且放弃优先购买权。
接着,对目标公司进行尽职调查,了解收购对象的基本信息。
然后,签订收购协议。
在前述步骤的基础上,双方就收购问题达成共识并签署收购协议,此乃收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最后,办理后续变更手续。
股权收购非普通交易,必然涉及股东变更、法人变更、修订公司章程等问题,目标公司及其股东需履行相应协助义务。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三十二条,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
(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二)股东的出资额;
(三)出资证明书编号。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