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范要求我们在开挖前将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50cm,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将水位降至坑底以下50cm。我们挖基坑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分层进行的。我们只需确定接下来要挖的那层底标高,再检查水位是否满足要求即可,这就是所谓的“按需降水”理念。实际上,一次将水位降至坑底以下50cm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进行抗滑桩施工时,分层开挖是一种常见的做法。首先,我们需要将水位降至当前开挖面以下50cm,然后开始开挖。当这层的开挖接近完成时,再将水位降至下一开挖层的底标高以下50cm,继续开挖。这样的操作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减少施工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按需降水”不仅适用于抗滑桩施工,还广泛应用于其他基坑开挖工程中。通过适时、适量地降水,可以确保基坑内的施工环境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避免因水位过高导致的安全隐患。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确保施工质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调整降水策略。此外,还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分层开挖的顺序和深度,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总之,抗滑桩施工中的分层开挖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按需降水”策略,我们可以有效控制水位,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这不仅需要施工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现场管理和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