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带异常的成因多种多样,脾虚或肾虚是常见的原因。脾虚时,带下呈白色,稀薄不臭,面色苍白,乏力倦怠,纳少便溏,或躯体肥胖。肾虚时,带下亦呈白色,但如水清澈,腰酸膝软,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四肢不温,便溏尿频。
针对不同病因,中医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案。脾虚者宜健脾利湿止带,可用完带汤加减,如党参、白术、怀山药等。肾虚者则需益肾补气止带,可使用内补丸加减,如菟丝子、黄芪、潼蒺藜等。
此外,还有中成药可供选择,如乌鸡丸、归脾丸、白带丸等。简便方例如黄芪炖鸭、杜仲薏苡仁猪肾汤等,也适用于不同症状。
中医食疗同样重要,例如银花绿豆粥能清热解毒,茯苓车前粥能利水渗湿,马齿苋粥能清热利湿,白菜绿豆饮能清热解毒等。
白带的颜色变化能提示不同的妇科疾病。无色透明粘性白带可能提示慢性宫颈内膜炎或阴道腺病。白色或灰黄色泡沫状白带是滴虫阴道炎的标志。凝乳状白带通常指示念珠菌阴道炎。灰色均质鱼腥味白带则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
脓样白带可能由急性阴道炎或宫颈炎引起。血性白带常见于重度宫颈糜烂、宫颈息肉或子宫内膜炎等。水样白带可能提示宫颈癌或阴道癌。乳酪状白带应考虑念珠菌感染。黄绿色白带则提示阴道滴虫感染。
褐色白带可能是阴道炎、子宫内膜炎或宫内放置节育器所致。带有血液的白带常见于生殖器肿瘤、炎症及宫内放置节育器等。豆腐渣样或凝乳状白带伴有外阴部奇痒,多为阴道霉菌感染。
白带过多可能与子宫粘膜下肌瘤或输卵管癌有关。湿热可导致带下病,同时可能伴有月经失调。肾虚、脾虚及气虚也会引起白带增多,可能导致月经经期提前或者月经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