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饮食应以祛暑清热、滋阴润肺为主。可以选择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此外,豆类等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而油腻厚味之物则应少吃。天气依旧炎热时,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降暑祛热,同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则选择葡萄、西瓜、梨、香蕉等养阴生津之品。
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空气湿度大。脾胃常常因苦夏而虚。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脾虚的人可适当吃芡实、山药等食物。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不宜食用过于寒凉的食物,如西瓜、梨、黄瓜等。
秋季是养阴补虚的好时节,但进补需对症。气虚体质可使用黄芪、党参、西洋参等;血虚体质则可用当归、红枣、何首乌、桑椹;阴虚体质则可选择麦冬、五味子、山药、百合等。这些食材熬粥或泡水饮用,都是不错的选择。
立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容易出现秋燥。秋燥可导致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症状。老年人对秋天气候变化适应性较差,应注意预防。秋季防燥,应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立秋后天气以温燥为主,表现为湿热、阴虚、火旺。这种天气很容易令人心情烦躁,应注意防范。
立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易发生霉变。易霉变的食物包括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霉变的食物食用后可能引发胃肠疾病。衣物、床单、被褥发生霉变,同样会导致皮肤过敏。封闭式包装的熟肉打开后应尽快食用,牛奶变质一定不能喝。霉变的大米、面包、蛋糕一定不能食用。
立秋后办公室空调继续开放,但要注意避免患上空调病。立秋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宜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以降温祛暑,又能预防空调病。身体虚弱者可在办公室备一件外套,避免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