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1年起,国内所有新生产的汽车都达到了国四排放标准。在此之前,国三标准的车辆在2011年后不再允许上牌。2010年7月1日,国四排放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相较于国三标准,国四标准在排放后处理系统上进行了显著升级,使得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了约50%至60%。
各国和地区因各自实际情况不同,采用的排放标准也各不相同。例如,美国有自己的排放标准体系,称为美标;欧洲则有欧标,包括欧IV和欧V等不同版本。中国则有国标,包括国IV和国V等。尽管如此,全球对于乘用车排放试验的工况主要有三种:欧盟的NEDC工况、美国的FTP75工况和日本的JC08工况。
下图展示了这三种试验工况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实际上,主要分为两大流派:欧派和美派。中国国标在制定过程中主要参考了欧洲标准,而日本的标准则更多参考了美国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国的排放标准体系各异,但中国在制定国标时,始终以降低汽车排放、保护环境为目标。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汽车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也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和地区都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各自的排放标准。例如,欧洲和美国已经引入了更严格的欧V和美VI标准。未来,中国也可能进一步提升排放标准,以适应全球环保趋势。
总之,国四标准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严格的排放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我们有望实现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