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游园歌中,诗人描绘了长安乐游园的美景。园中碧草绵绵,公子设宴,景色宜人,气氛热烈。诗中提到的长生木瓢和狂欢赏玩,展现了当时人们追求享乐的风气。然而,青春易逝,诗人感慨自己年华已逝,虽有白发仍难抛,即使百罚深杯也不辞。尽管如此,诗人仍感庆幸于圣朝的恩惠,虽此生无归处,但愿独立苍茫中自咏诗歌。
曲江三章中,首章描述了曲江秋天的萧条景象,菱荷枯折,随风涛荡漾。游子感慨垂二毛,哀鸿独叫,呼唤同类。次章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甘愿心如灰烬,却不能阻止泪水如雨般倾泻。诗中提到了杜曲的桑麻田,表达了诗人愿归隐田园的愿望。末章则以李广为喻,希望能在年老时还能效仿英勇,射猛虎以终其年。
敬赠郑谏议十韵中,诗人首先赞扬了郑谏议的才华和名声,称颂其诗义精妙,破的先锋。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认为世人多趋炎附势,唯有管鲍之交为真。诗人表达了对郑谏议的敬意,愿与之共勉,虽途穷仍要忧国忧民。
贫交行中,诗人以翻手作云覆手雨的比喻,讽刺了世态的轻薄。管鲍之交的典范,如今却被世人弃如土,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渴望。
白丝行中,诗人描绘了缫丝的过程,强调了丝的品质和裁缝的工艺。春天衣著,蛱蝶飞来,黄鹂语,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然而,香汗清尘却污损了衣物,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
前出塞九首首章,诗人描写了远赴交河的艰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和生命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