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年龄小,天性好玩、好动,自制能力差,注意力不稳定,这是很自然的。家长在陪孩子练琴时,需要科学地“陪”,如何陪,是困扰着每一位琴童家长的问题。
很多家长在陪孩子练琴时,当孩子的表现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时,会说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话语,或者打孩子,结果是最后家长与孩子一同崩溃,钢琴成了家里奢侈的闲置品。
家长在做陪练之前,一定要回答自己一个问题:陪练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陪练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不用陪练,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家长们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陪练只是一个督促、辅助的作用,而不是越位成为孩子在家里的老师。
技巧的方面尽管交给老师,你需要做的是考虑怎么给孩子学琴的动力,这是家长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变通是家长最费脑子的事,要善于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陪练要具有引导性,要让孩子在一种平和的氛围下练琴。
及时回馈、多加鼓励。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练琴环境,做好陪练。孩子练琴时,家长的“嘴”要累一些。如果能坚持一段时间,一定会有进步。这一方法十分重要而且很有效。
要调整好练琴情绪。作为陪练的家长来说,首先自己得要有一个平稳的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不耐烦、易怒,更不要把工作中的其他情绪带入练琴中来。当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不要粗暴地责骂孩子。这个时候,可以耐心帮孩子分析,多尝试一下老师提出的解决方法。
家长不能打破琴童天天练琴的习惯。家长要有毅力,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决定信念、持之以恒,要把这学习过程当成培养孩子意志力的绝佳机会。
在陪练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包办代替,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告诉孩子们应该如何思考,而不是替孩子思考。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了几年的琴龄,那么你就要逐渐淡化你的陪练功能,这样对他将来的发展会很有利的。
当然以上仅仅是一些建议,孩子不乐意的话,家长就得再找办法。记住,不能用敷衍成人的办法和方式对待孩子,懂得孩子心理是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