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实践应用和经验启示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一、质量的定义及其要点
1. 质量的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 要点:
- 固有特性: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 赋予特性: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
- 固有与赋予特性的相对性:不同产品的固有特性和赋予特性不同,某种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 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二、与质量相关的概念
1. 组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3. 产品:过程的结果。产品有四种通用的类别: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
4.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5. 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6. 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7. 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8. 质量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三、质量概念的发展
1. 符合性质量: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
2. 适用性质量: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
3. 广义质量: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四、管理的基本知识
1. 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2.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 管理层次和技能: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组织活动、管理技能。
五、质量管理
1. 质量管理的定义: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2. 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方针是组织的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质量目标是追求的目的。
3. 质量策划:制定质量目标,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4. 质量控制:满足质量要求,设定标准、测量结果,判定是否达到预期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再发生。
5. 质量保证: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对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能力提供足够信任。
6. 质量改进: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对象可能涉及组织各方面,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管理。
实践应用和经验启示:
质量管理理论在各个行业和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汽车制造业通过质量策划和控制,确保生产出的汽车符合安全标准和顾客需求。软件开发行业通过质量保证和改进,提高软件产品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经验启示包括:质量管理应贯穿整个组织,从高层管理到基层员工;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的关键;顾客满意是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