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
2. 他拥有181个笔名,其中包括鲁迅、自树、庚辰、索子、索士、树人、令飞、迅行、树、黄棘、周豫才、周树、唐俟、俟、神飞、迅哥儿、风声、尊古、巴人、某生者、小孩子、学之、敖者、俟堂、宴之敖者等。
3. 其中,宴之敖、隋洛文和鲁迅三个笔名最为著名。
4. 鲁迅的笔名“鲁迅”始于1918年4月2日发表《狂人日记》时,这个笔名从此广为人知。
5. 关于“鲁迅”笔名的含义,有三种解释。首先,鲁迅曾自谦地说:“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这表达了他自认为愚笨但行动迅速的态度。
6. 其次,“鲁”字来自鲁迅母亲的姓氏,而他在家乡时常用“迅哥儿”作为乳名,“鲁迅”这个笔名既表达了他对母亲的爱,也反映了他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7. 第三种解释源于先秦时期,“鲁”是周朝的一个同姓诸侯国,周鲁同姓,周即是鲁,鲁即是周。《尔雅·释兽》中有“狼子绝有力者曰迅”的说法,因此“鲁迅”二字可以被理解为狼的勇敢有力的儿子。
8. 史学家侯外庐认为鲁迅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选择“鲁迅”作为笔名,意在以“狼子”自居,显示与封建社会制度决裂的决心。
9. 据说这个观点在鲁迅与许广平的交流中得到了许广平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