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山石,一种硅酸盐矿物,展现黄色、绿色、灰色或褐色的玻璃样晶体特性。最早在意大利维苏威火山被发现,包括红符山、黄符山、紫符山、绿符山等品种。绿色的符山石含有铬,褐色或粉色则因钛和锰,蓝色则可能是铜元素所致。优质符山石可作为宝石加工,抛光后的玉石在外观上与翡翠极其相似,肉眼难以区分,但在市场上并不常见。虽然符山石的价值不及翡翠,它却是全球罕见的宝石之一,后期价值不断上升,具有显著的收藏潜力,主要被博物馆、收藏家和矿物学家所珍藏。
一、符山石玉的基本特征
1. 矿物组成:符山石玉主要由符山石和钙铝榴石构成,化学式为Ca10Mg2Al4(Si2O7)2(SiO4)5(OH)4。
2. 结构和外观特征:符山石玉是由微晶质的符山石和钙铝榴石组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看不到粒状结构。颜色范围从黄绿色到绿色,透明度从较透明到半透明。抛光表面具有玻璃—油脂光泽,并常含有石花状包裹体。
3. 物理性质:折光率约为1.72,高于翡翠的1.66;相对密度介于3.25至3.32之间;绿色符山石玉在460nm处有明显的吸收线。
二、符山石玉与翡翠的鉴别
1. 绿色符山石玉在色调和质地方面与高品质翡翠相似,但颜色分布更为均匀,且色调较浅。
2. 绿色符山石玉的吸收光谱位于460nm,与翡翠的437nm吸收光谱有明显差异。
3. 符山石玉的折光率(约1.72)高于翡翠的折光率(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