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间,真正率性的人往往思维独到。首次接触沈从文,便是在边城幽深的小巷中,体会那份淳朴的湘西风情和那份羞涩而美好的爱情。沈从文先生必定是怀着诗心,深爱着这片赋予他生命的土地,疼爱着如亲友般的边城人民。只有深刻理解在战火硝烟中,人们对于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他才能描绘出边城人民在小城中中秋赛龙舟的悠然,在大山间鸡犬相闻,日复一日,在人间仙境中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
进一步了解沈从文,是在细细品味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他的无奈:“为什么要挣扎?倘若那正是我要到达的地方,用不着使力挣扎的。我一定放弃任何抵抗愿望。一直向下沉。”这是生活吗?这就是生活。然而生活又岂能任人摆布。它充满了无奈。我们只能不断挣扎,不断抵抗,以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为此,生活中的一切,我们必须有一把尺子、一杆秤,来衡量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生活价值。
沈从文先生一生投入写作,他的作品充满了乡土气息。在他看来,乡下那份原始、纯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寄托和人生状态。他要展现这种人生境界,为民族灵魂的重塑提供他独到的见解。《萧萧》、《丈夫》和《边城》这些带有湘西原始民风的乡土小说便是例证。
凤凰的水土养育了沈从文,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湘西长久的封闭与抗压心理,大山的宽广胸怀,凤凰河水的滋养,都赋予了沈从文独特的性情。他此后的诗歌、小说、散文都带有凤凰山水鲜明的印记。山水的生活为他带来了优美的诗意体验,柔韧的凤凰水也培育了他的坚韧抗争精神,凤凰的山峦塑造了他的博大胸怀。
沈从文的一生曲折而丰富,塑造了他多姿多彩的诗意生活。喜欢他这个人,感受他的气息,他的作品和生活紧密相连。然而,却永远难以彻底参透这位智慧的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