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的能源矿产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以及铀、钍矿,共计六类。这些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分布广泛,已知的矿床有68个,其中2个为大型矿床,9个中型矿床,57个小型矿床,展现出巨大的资源潜力。这些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总计高达2380.41亿元,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价值。
泥炭作为一种能源,在青海省也被视为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目前,全省有78个乡级及以上矿山企业从事能源矿产的开采与加工,其中66个为煤炭企业,12个涉及石油及天然气的开采、加工和炼焦,显示出该省在能源矿产开发方面的活跃程度。
青海省石油管理局是该省最大的能源矿产开采加工单位,下辖格尔木和花土沟两座炼油厂,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能源产业中的重要地位。1995年,全省能源生产总量达到571.57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29.74%,石油占30.41%,天然气占1.36%,三者合计占比达到61.51%,显示出青海省在能源生产方面的实力。
同年,能源消费总量为687.71万吨标准煤,煤炭占41.64%,石油占8.42%,天然气占1.13%,合计占比51.19%,反映出该省在能源消费方面的需求。1995年,能源矿产开采加工业的产值为238,239万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72%,显示出能源矿产产业在青海省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位于互助县小峡的油页岩矿床是该省唯一的油页岩矿床,也是煤矿的伴生矿产。该矿床地处西宁市东郊15公里处,交通便利。矿床岩性包括页岩、粉砂岩、煤层和油页岩,含油率为7.15%至11.5%,平均为10.35%。矿区已探明C级油页岩储量1657.2万吨,估算可采储量为696万吨。鉴于矿床规模较小且尚未开发利用,建议在小峡煤矿闭坑后,通过改造现有采矿系统,开展油页岩的综合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