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病毒是由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的,人们在食用野生动物时,很多病原体进入人体,部分病原体在人体内部生存,部分则可能导致大规模感染。许多野生动物携带的病原体是人类难以消灭的,因此,我们应该避免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
一、蝙蝠携带有一百多种病毒,人类患过的很多感冒病毒都能在蝙蝠身上找到。尽管蝙蝠身上有许多病原体,但人类并不希望它们灭绝。
二、野猪近年来,由于猪流感事件的频发,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猪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野猪的生长环境不可控,人类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因此,野猪身上的病原体会大量繁殖。
三、穿山甲很多人认为穿山甲具有药用价值,但实际上,穿山甲并不能治病,而且其体内的许多病毒对人类来说是有害的。如今,穿山甲已经变得极为珍贵,成为了濒危动物,这是由于人类持续的捕猎活动。
四、野兔野兔比野猪更为普遍,在农村的田野里经常可以看到。然而,野兔体内也携带有许多病原体,会感染鼠疫,这是我国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过去,东北三省曾爆发过鼠疫,很多人因此感染。
五、松鼠狂犬病最初并不是来自狗,而是来自松鼠。松鼠体内的病原体可以直接损害到胃肠等器官,是不可逆的损害。即使治愈,也可能留下后遗症,因此,松鼠不能食用。
六、果子狸果子狸与许多病毒有关,非典的爆发与果子狸也有关系。因此,人类不应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最终受害的将是人类自己。病毒感染的传播能力和基因变异能力是人类无法想象的。
七、猴子在中国,人们不吃猴子,但在一些国家,猴子被视为美味的食材。猴子体内也携带有许多病毒,平时看到猴子也应保持距离,因为猴子可能会挠人,将病毒传播给人类。
八、野生动物蛇野生动物蛇不能食用,除了含有毒素外,还携带有病毒。蛇常以老鼠为食,很可能体内存在鼠疫病毒。在沿海地区,有些人喜欢吃蛇,但应该食用饲养的蛇,绝对不能食用野生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