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说:“学过了,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相识相知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
孔子说:“温习已学过的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味,就可以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又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曾子说:“男人不能不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奋斗的路途遥远。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很重吗?奋斗到至死方休,道路不是很远吗?”
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
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说:“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说:“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