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鹅流行性感冒,通常由鹅渗出性败血杆菌引起的小鹅流感和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鹅禽流感。小鹅流感,也称为小鹅渗出性败血症或小鹅传染性气囊炎,是一种影响20日龄左右小鹅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病原是鹅渗出性败血杆菌,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以及从鼻腔流出的大量分泌物。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到90%~100%。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形态多为球杆状或双球状,难以着色,使用碱性美蓝染色效果较好。这种菌对一般消毒药简唯蠢物敏感,56℃加热5分钟即可灭活。该病主要影响鹅,对鸡和鸭不具致病性。所有年龄的鹅都可能感染,尤其是20日龄左右的雏鹅最易感,而成鹅的发病率较低。春季和秋季是疾病高发期,气候变化、雏鹅受寒、长途运输或饲养管理不当都可能诱发或加剧该病。病鹅会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减少等症状,羽毛蓬乱,缩颈倒地,流泪,呼吸困难,甚至有鼾声,张口呼吸。后期,病鹅会摇头以排出鼻腔分泌物,摇头动作可能使头部向后弯。病情加重时,病鹅会出现腿部抖动,站立不稳,严重者甚至可能两脚麻痹,无法站立,死前常伴有腹泻。剖检可见皮下组织出血,鼻腔内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气囊、气管、肺内有纤维素性分泌物。心内外膜可能出血或淤血,肝、脾、肾可能出现淤血或肿大,有的脾表面可能有散在的灰白色粟粒状斑点,胆囊可能肿大。肠黏膜可能山谨充血、出血。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鹅群的饲养管理,确保适当的饲养密度,保持鹅舍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以及保证鹅舍和运动场地的干燥清洁。1月龄以内的雏鹅需要特别注意保暖,饲料营养要合理,垫草和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
对于已经发病的鹅群,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1. 肌肉注射20%磺胺嘧啶钠,首次注射1毫升,后续每次增加0.5毫升,或者口服磺胺嘧啶片,首次口服半片(0.25克),后续每隔4~6小时服用四分之一片,或将磺胺嘧啶按照0.2%~0.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饲喂。
2. 每只雏鹅注射青霉素2万~3万单位,每天2次,连续使用2~3天;或口服红霉素25~30毫克/千克体重,连续使用2~3天。
3. 将2%环丙沙星预混剂250克均匀拌入100千克饲料中;或使用0.005%~0.01%氟哌酸混料,连续饲喂2~4天。
4. 中药疗法:处方1使用红糖500克和车前草500克,加水5~7.5升煎汁后拌入饲料中,可供200~300只病鹅服用,每日2次,连续使用2天。处方2使用桔梗、紫苏各5克,柴胡、薄荷各10克,麻黄、甘草各2.5克,煎好后100~200毫升,每只鹅喂4~5毫升,每日2次,连续使用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