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浇筑混凝土是指将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并浇筑入模,直至混凝土硬化成型的过程。混凝土的计算方式通常根据设计强度、配合比和现场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计算公式为:所需混凝土体积 = 工程量 × 设计强度 / 配合比。其中,工程量指需要浇筑的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和形状所决定的体积;设计强度是指混凝土设计时的抗压强度要求;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的比例。
在施工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条件:
1. 材料准备:水泥、砂、石子以及外加剂等,均应符合相关标准,并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2. 作业条件:模板、钢筋、预埋铁件及管线等应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浇筑用的架子及走道应搭建完毕并检查合格;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应经检查符合要求,并有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电子计量器应准确灵活,振捣器应正常运转。
施工操作工艺包括:
1. 清理工作面: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检查钢筋上的油污,确保干净。
2. 混凝土搅拌:根据配合比准确计量材料,搅拌均匀。
3. 混凝土运输:确保泵送连续,避免出现故障或混凝土离析。
4. 振捣要求:控制分层浇筑高度,避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5. 浇筑顺序:连续浇筑,必要时留设施工缝,并处理新旧混凝土结合。
6. 养护: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和浇水,保持混凝土湿润,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天。
以上步骤确保了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也遵循了相关标准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