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饮水:幼鹅破壳后24小时内,大部分会开始站立和走动,伸长脖子张开嘴巴,显示出进食的欲望。此时应给幼鹅提供饮水,将它们放在2-3厘米深的浅水中自由活动4-6分钟,然后赶出水面。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葡萄糖,有助于幼鹅通肠和清理。经过几次重复,幼鹅便能主动下水饮水。确保水源充足、水质清洁,保证所有幼鹅都能喝到水,并在水中加入高锰酸钾预防腹泻。
2、饲喂:一旦所有幼鹅都成功饮水,就可以开始饲喂。将饲料撒在地面上,最好在地面铺设塑料膜,然后将饲料撒在膜上。通过敲击地面诱导幼鹅前来啄食。第一餐不追求吃饱,但要确保每只幼鹅都能吃到。首次喂食可以将切碎的菜叶与米粒或米饭混合,加入小鹅料搅拌后饲喂。3-4天后,加入一些嫩绿的青菜叶,但避免喂干草料,以防幼鹅因口渴而过度饮水导致腹胀。
3、放养:幼鹅出壳后半个月,可以开始放养。选择在晴朗的早晨7-8点进行,出舍前给幼鹅少量饲料,使其半饱,然后赶出鹅舍,让它们在草地上觅食。每天至少两次,每次约半小时。随着幼鹅的成长,放养次数逐渐增加,三个星期后可全天放养。在放养时提供一些精料,确保放养场地有充足的水源。阴雨天或低温天气应停止放养,防止幼鹅受寒生病。
4、温度控制:幼鹅的鹅舍必须保持适宜的温度。出壳后两周内,最好采用人工保温。在早春或冬季破壳的情况下,保温措施应持续到气温回升,帮助幼鹅顺利度过寒冷期。同时,确保鹅舍有良好的通风性,定期换气,排出氨气等有害气体。换气时注意避免冷风直吹幼鹅,防止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