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两都之战发生于1328年,是元朝武宗和泰定两系为争夺皇位而展开的一场决战。
2. 元泰定帝为防止身后权力争夺,立五岁儿子阿速吉八为继承人。泰定帝于1328年去世,倒剌沙掌握实权,拖延立新君。
3. 留守大都的武宗旧臣燕铁木儿立武宗之子怀王图帖睦尔为帝。倒剌沙以正统自居,发兵进攻大都。
4. 燕铁木儿在迁民镇、古北口等地取得胜利,两都势力对立。
5. 倒剌沙与宗王立泰定帝九岁子阿速吉八为帝,改元天顺。燕铁木儿在大都立图帖睦尔为帝,是为文宗,改元天历。
6. 两都之战加剧,上都势力连战皆败,转为分兵东西两路对大都发起钳形攻势。
7. 燕铁木儿与上都势力在枣林决战,大获全胜,随后回防大都,击败上都辽东兵。
8. 两都之战以武宗系获胜告终。这场战争是元朝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体现,虽短暂,却削弱了元朝统治力量,对元朝后期产生重要影响,也为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的崛起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