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官婉儿,生于公元664年,逝于公元710年7月21日,是唐朝陕州陕县人,即今日的河南三门峡。她是唐代著名的女官与女诗人,也是唐中宗的妃嫔。上官婉儿的父亲上官仪,在唐高宗时期担任宰相,而上官婉儿则是上官仪的孙女。
然而,上官婉儿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她父亲上官仪因获罪被杀后,上官婉儿与母亲一同被发配到内庭为奴。到了十四岁时,上官婉儿凭借其聪慧的才智与出色的文采,得到了唐高宗的赏识,并被武则天重用。上官婉儿在宫中掌管制诰多年,因此有“巾帼宰相”的美誉。
上官婉儿在中宗年间被封为昭容,她在朝中权势日盛,甚至能够左右朝政。上官婉儿还大设修文馆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引领一代文风。
上官婉儿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文学创作方面也颇有建树。她的诗歌和文章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而著称,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上官婉儿的诗作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充分展示了她卓越的文学才华。
上官婉儿在唐朝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她的文学创作上,还在于她对文坛的贡献。她主持修文馆学士,为文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推动了诗歌的发展。上官婉儿还积极倡导文学创作,鼓励文人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为唐代文学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上官婉儿最终的命运却十分悲惨。她在710年7月21日因政变被杀,结束了她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尽管上官婉儿的晚年遭遇不幸,但她对文学和政治的影响却深深地烙印在唐朝的历史中。她的才华和贡献,使她成为了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女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