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土壤板结是在降雨或灌水等外力作用下,土壤表层结构破坏,土料分散,并在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而形成的现象。
2. 土壤板结的形成原因包括:
- 过量浇水:导致土壤中空气被排挤出土壤空隙。
- 过量使用化肥: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可能导致土壤盐分积累,使土壤板结。
- 严重干旱:干旱后浇水,土壤表面形成硬壳,阻碍水分和空气进入土壤。
- 土壤中盐碱含量太高:盐分和碱性物质积累使得土壤结构紧绷。
- 过量使用农药:特别是除草剂等,可能影响土壤生态,造成板结。
- 黏重土壤:本身结构紧密,容易形成板结。
3. 土壤板结对苗木和新移栽树木的危害:
- 易造成苗木生长受阻,出现黄化现象。
- 降低种子发芽率和育苗成活率。
- 新栽树木根系缺氧,难以发根。
- 树木长势减弱,更易遭受病虫害侵袭。
4. 改良土壤板结的方法:
- 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
- 调理土壤:通过混合沙壤土和粘质土,调整土壤结构。
- 改善土壤酸碱度:针对盐碱地,采取措施降低土壤盐分,改善土壤环境。
- 合理浇水:遵循“浇则浇透,不干不浇”的原则,避免土壤过湿或干燥。
- 科学施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避免过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