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盲人节”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几位盲人,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唤起人们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这些盲人虽然失去了视觉,但他们的心灵并未封闭,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用智慧战胜困难。
金岱教授,虽然失明,但他依然坚持思考和创作,他的小说《晕眩》和《精神隧道》都是在视力微弱的情况下完成的。他说,思考和创作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师建中,虽然视力逐渐减退,但他并没有放弃,反而设计出一款帮助盲人操作计算机的软件,名为“金穗文字工作站”。他感慨地说,在与疾病的赛跑中,他有时还会略占上风,体验到失败中的精彩。
杨金铜,虽然失明,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不仅自食其力,还帮助其他盲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他说,想拥有一家自己的按摩店是他的愿望。
江坤治和小冯,都是后天失明的按摩师,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江坤治希望能留在广州,开一家自己的按摩店,而小冯则希望找到一个老婆,过幸福的生活。
在广州市盲人学校,记者见到了因为患不同眼疾或者先天性就是视力障碍的学生。他们在这里,学会了用点触方法的盲文去认识世界,体会着人生的欢欣、喜悦及悲作与困惑。
陈池林,一个音乐老师,他感谢父母的关爱,让自己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乐观与希望。他说,音乐真是个奇妙的世界,在音乐中我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感悟生活。
小徐,一个职中学生,他渴望参加普通高校考试,改变世人对盲人只能当按摩师的看法。他说,盲人是一种残疾类型,不等于按摩职业的别称,其实盲人还可以做电台主持人,电话接线等工作。
小媛,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她腼腆地与记者聊天,她说,她喜欢弹琴,还曾经被选中担当学校电台支持人。她表示,她会努力地学习,不让家人失望。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盲人虽然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世界,去创造自己的价值。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相信,明天的生活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