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什么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17 10:54:27
文档

什么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二)受蕴:受蕴指的是对内外境界的感受和体验。它分为身受和心受两种。身受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和五境相互作用产生的感受,包括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基本感受。心受则是由意根(心)引起的感受,包括忧、喜两种。因此,受蕴包含苦、乐、忧、喜、舍五种感受。(三)想蕴:想蕴是指心对外界事物形象的认知和判断。当我们看、听、接触事物时,我们会对所面对的境界产生一定的形象认知,并为其赋予名称,从而产生认识的心理活动。(四)行蕴:行蕴是指心造作行为的能力。它包括善、恶、无记(非善非恶)三种心理活动,这些都是心所生法,也是心所表现出的行为。
推荐度:
导读(二)受蕴:受蕴指的是对内外境界的感受和体验。它分为身受和心受两种。身受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和五境相互作用产生的感受,包括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基本感受。心受则是由意根(心)引起的感受,包括忧、喜两种。因此,受蕴包含苦、乐、忧、喜、舍五种感受。(三)想蕴:想蕴是指心对外界事物形象的认知和判断。当我们看、听、接触事物时,我们会对所面对的境界产生一定的形象认知,并为其赋予名称,从而产生认识的心理活动。(四)行蕴:行蕴是指心造作行为的能力。它包括善、恶、无记(非善非恶)三种心理活动,这些都是心所生法,也是心所表现出的行为。

(一)色蕴:色蕴指的是物质的积聚,包括内色和外色。内色是指我们身体内部的器官,如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这些是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基础。外色则是我们感知的外部世界,包括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这些都是我们通过感官能够感知的物质现象。
(二)受蕴:受蕴指的是对内外境界的感受和体验。它分为身受和心受两种。身受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和五境相互作用产生的感受,包括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基本感受。心受则是由意根(心)引起的感受,包括忧、喜两种。因此,受蕴包含苦、乐、忧、喜、舍五种感受。
(三)想蕴:想蕴是指心对外界事物形象的认知和判断。当我们看、听、接触事物时,我们会对所面对的境界产生一定的形象认知,并为其赋予名称,从而产生认识的心理活动。
(四)行蕴:行蕴是指心造作行为的能力。它包括善、恶、无记(非善非恶)三种心理活动,这些都是心所生法,也是心所表现出的行为。
(五)识蕴:识蕴是指能够认知和了别外境的心。在大乘佛教中,识蕴分为八种,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意根)和阿赖耶(第八识)。识蕴能够了别外境,是能知的心,因为它是其他心念的源头,所以被称为心王。
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这五类的法,它们是因缘和合的,不断相续地生灭。五蕴也被称为五众或五阴,意味着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或者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佛陀对五蕴的解说,是为了让众生了解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指导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

文档

什么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二)受蕴:受蕴指的是对内外境界的感受和体验。它分为身受和心受两种。身受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和五境相互作用产生的感受,包括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基本感受。心受则是由意根(心)引起的感受,包括忧、喜两种。因此,受蕴包含苦、乐、忧、喜、舍五种感受。(三)想蕴:想蕴是指心对外界事物形象的认知和判断。当我们看、听、接触事物时,我们会对所面对的境界产生一定的形象认知,并为其赋予名称,从而产生认识的心理活动。(四)行蕴:行蕴是指心造作行为的能力。它包括善、恶、无记(非善非恶)三种心理活动,这些都是心所生法,也是心所表现出的行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