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行蕴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17 10:54:11
文档

行蕴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2.五蕴是佛教对一切有为法的分类,其中第四类即为行蕴。3.俱舍宗将有为法和无为之法分为七十五法,五十八法被总称为行蕴,包括四十四种心所和十四种不相应法。4.行蕴不仅包括心所和不相应法,如果依据有为法都是造作迁流的原则,色、受、想、识四蕴也可视为行蕴的一部分。5.然而,俱舍宗反对这种看法,认为色、受、想、识四蕴虽然也有造作迁流的性质,但涵摄的行性质较少,因此应各自单独命名,而行蕴则因其涵摄的行性质较多,故得以单独称为行蕴。
推荐度:
导读2.五蕴是佛教对一切有为法的分类,其中第四类即为行蕴。3.俱舍宗将有为法和无为之法分为七十五法,五十八法被总称为行蕴,包括四十四种心所和十四种不相应法。4.行蕴不仅包括心所和不相应法,如果依据有为法都是造作迁流的原则,色、受、想、识四蕴也可视为行蕴的一部分。5.然而,俱舍宗反对这种看法,认为色、受、想、识四蕴虽然也有造作迁流的性质,但涵摄的行性质较少,因此应各自单独命名,而行蕴则因其涵摄的行性质较多,故得以单独称为行蕴。

1. 在佛教中,行蕴是指具有造作、迁流性质的有为法所聚集的一类。
2. 五蕴是佛教对一切有为法的分类,其中第四类即为行蕴。
3. 俱舍宗将有为法和无为之法分为七十五法,五十八法被总称为行蕴,包括四十四种心所和十四种不相应法。
4. 行蕴不仅包括心所和不相应法,如果依据有为法都是造作迁流的原则,色、受、想、识四蕴也可视为行蕴的一部分。
5. 然而,俱舍宗反对这种看法,认为色、受、想、识四蕴虽然也有造作迁流的性质,但涵摄的行性质较少,因此应各自单独命名,而行蕴则因其涵摄的行性质较多,故得以单独称为行蕴。

文档

行蕴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2.五蕴是佛教对一切有为法的分类,其中第四类即为行蕴。3.俱舍宗将有为法和无为之法分为七十五法,五十八法被总称为行蕴,包括四十四种心所和十四种不相应法。4.行蕴不仅包括心所和不相应法,如果依据有为法都是造作迁流的原则,色、受、想、识四蕴也可视为行蕴的一部分。5.然而,俱舍宗反对这种看法,认为色、受、想、识四蕴虽然也有造作迁流的性质,但涵摄的行性质较少,因此应各自单独命名,而行蕴则因其涵摄的行性质较多,故得以单独称为行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