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钢铁的锈蚀主要是由于电化学腐蚀和空气氧化作用。对于纯净金属或活泼金属,其表面直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即锈。
2. 当金属中存在较多杂质时,杂质与金属会构成化学原电池,引发电化学腐蚀,从而加速金属的氧化和锈的生成。
3. 铁生锈后形成的氧化膜如果较薄且不紧密,反而会促进金属的进一步氧化。钢铁生锈是由于铁与周围环境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防止钢铁生锈需要从钢铁本身和周围环境两个方面来考虑。
4. 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防锈方法包括:
- 覆盖保护层:在钢铁表面涂覆一层致密的保护层,如油漆、沥青、塑料、搪瓷等非金属材料,或者短期防锈可使用机油、石蜡等。
- 改变钢铁内部组织结构:通过在炼钢过程中添加特定合金元素,如铬、镍等,从而根本改变钢铁内部结构,增强抗蚀能力,例如制成不锈钢。
- 改善腐蚀环境:引入少量缓蚀剂,如使用亚硫酸钠去除水中的氧气,以防止锅炉腐蚀,或形成抗蚀性强的金属表面。
- 电化学保护法:根据电化学原理,应用于海水或河道中钢铁设备的保护。
5. 除了采取上述防锈措施,钢铁制品的储存也应保持环境干燥、清洁,并确保防护层或包装不受损坏,以延长钢铁制品的使用寿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