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通过自检实验计算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率,对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管理血糖的有效方法。
2. 在进行吸收率测试之前,需确保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如Dexcom G6),没有活性胰岛素,测试前未进食,血糖水平稳定且处于一定范围内,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不能立即注射胰岛素来消耗碳水化合物。
3. 测试前,应确保血糖水平稳定在约4.5 mmol/L。准备阶段,需摄入预先测量好的碳水化合物,如一个小果汁盒,以测量吸收率,并可同时评估碳水化合物与血糖的比率。
4. 为了避免血糖升高至不安全水平,建议摄入15至30克碳水化合物,具体量取决于初始血糖水平和碳水化合物与血糖的比率。
5. 测试时,记录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时间以及当时的CGM血糖水平。随后,每五分钟获取一次血糖读数,并记录时间和血糖值。
6. 在大约15分钟的初始延迟期内,血糖保持相对稳定,随后逐渐上升,直至所有碳水化合物被吸收,血糖达到碳水化合物与血糖比率预测的水平。此时,血糖应趋于平稳,并注射一次大剂量胰岛素。
7. 测试完成后,可观察到最初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存在延迟,一旦开始上升,可计算增长率。例如,30分钟后血糖上升了60 mg/dl,则上升率为2mg/dl/分钟。
8. 基于此,可以估算出碳水化合物吸收曲线,包括吸收率。计算餐后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也很简单。只需减去最初的碳水化合物吸收延迟,然后除以碳水化合物吸收率,即可得出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量。
9. 从估计的一餐碳水化合物总量中减去这个值,就可以知道还有多少碳水化合物需要吸收。这有助于判断活性胰岛素是否过高或过低。
10. 通过自检实验和计算,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估算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率,并在饭后的任何时间计算活性碳水化合物。
11. 与他人分享你的碳水化合物吸收率测试结果,如碳水化合物吸收率、碳水化合物与血糖的比率、碳水化合物与胰岛素的比率或胰岛素与血糖的校正比率,这将是有趣且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