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亲属称谓研究,主要基于两种语言资料:世俗文献和宗教文献。世俗文献包括诸子、史传、诗歌、小说等,而宗教文献主要是指汉译佛经。这些资料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的语言实际。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称谓:
1. 祖辈称谓:祖父有“祖父、大父、公、王父、翁”等称呼,祖母有“祖母、大母、母、祖亲”等称呼。
2. 父辈称谓:父亲有“父、考、君、公、侯、翁、耶、尊”等称呼,母亲有“母、妣、婆、姥、壹尔”等称呼。
3. 平辈称谓:兄有“兄、伯、昆”等称呼,嫂有“嫂”称呼,弟有“弟”称呼,弟媳有“妇、叔妻”等称呼。
4. 子辈称谓:儿子有“子、男、儿、息、嫡、嗣、胤”等称呼,儿媳有“妇、息妻”等称呼。
这些称谓反映了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文化特点,以及当时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