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的来历及演变过程:
1、口,在甲骨文中,形状像人张开的嘴巴。
2、造字本义:名词,指人的嘴巴,是人类用来进食、呼吸、发音的重要器官。
3、金文中的“口”字承续了甲骨文的字形。
4、在文言版《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口,人所以言食也”,意指“口”是人们用来交谈和进食的器官,它的形状是象形的。凡是与口相关的字,都采用了“口”作为边旁。
5、在白话版《说文解字》中进一步解释:“口”,宏型,人们用来说话、吃饭的器官,其形状是象形的。所有与口相关的字,都采用“口”作边旁。
扩展资料:
基本释义:
1、指嘴。
2、指出入通过的地方,如“门口”、“海口”。
3、特指港口或长城的关口,如“转口”、“出海口转内销”、“古北口”。
4、指行业、系统或专业方向,如“对口支援”、“文教口”。
5、指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如“碗口儿”、“瓶子口儿”。
6、指人口,如“户口”、“拖家带口”。
7、指口味,如“口重”。
8、指亏绝破裂的地方,如“裂口”、“疮口”。
9、指刀剑等的锋刃,如“刀卷口了”。
10、指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如“这匹马六岁口”。
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如“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