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花卉的种植通常在保护区域进行,应配备至少遮雨、适当遮光和降温设施,以满足不同品种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确保发芽率。
2. 选择松散且透气的土壤(通常使用细粒泥炭、草炭或腐叶土),填充入花盆或播种盘。
3. 将土壤充分浇透水(水中可加入多菌灵、托布津或百菌清进行土壤消毒,通常配制800倍液),然后均匀撒播种子于土面上。
4. 根据种子大小进行覆土:
- 对于细粒种子(如百里香、矮牵牛、瓜叶菊和海棠种子等),无需覆土,但需保持土壤湿润。使用细嘴喷壶喷洒水雾以保湿,避免大水流将种子冲走或冲入土层深处。也可在盆土上放置湿纸巾,防止种子落入土层下方,提高发芽率。
- 大粒种子需覆土,厚度为种子大小的2至3倍。
- 覆土量还与种子的光照需求有关。例如,三色堇等嫌光性种子播种后必须覆土,确保种子不被暴露。
5. 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至关重要,但避免积水。在种子发芽前,土壤不应干燥。对于细粒种子,保持湿润尤为关键。
6. 多数种子在20至25摄氏度的温度下发芽最适宜。注意,某些种子如花毛茛和飞燕草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发芽。香草和秋冬季播种的种子应保持在25摄氏度以下,春夏播种的种子则不应低于20摄氏度。如温度不符,可使用保鲜膜覆盖以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7. 夏季时,所有种子应存放在阴凉处,并遮阴遮雨。冬季则需注意保暖和防霜冻。
8. 种子发芽前未长出根系,需要人工补充水分维持生命。保持土壤湿润的同时,要防止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