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麦子已经被割完,剩下的只有麦茬,在阳光下静静地躺在地上。
2. 临近中午,我看到母亲在麦茬地里拾取麦穗。她头上扎着黑色的头巾,用她那开始昏花的双眼,弯下腰去拾取一穗麦子,然后再次弯腰,仿佛是在向麦茬地表示一种古老而虔诚的感谢。
3. 母亲是个左撇子,她用左手捡起麦穗,然后交给右手拿着,当右手装满了,左手又捡满了。这时,母亲会将两只手里的麦子合在一起,找一根麦秸,迅速地缠绕一下,一只金黄的麦穗就躺在身后的麦垄里了。
4. 母亲在前面拾取,麦穗就在后面紧紧跟随,让人感觉不是母亲在寻找麦子,而是麦子在追寻母亲。那种执着的跟随,就像一首寻找真正主人的漂泊古诗。
5. 拾取麦穗的间隙,母亲偶尔会直起腰,抬头远望。虽然远处没有米勒《拾穗者》中的教堂,但可以看到一排排被绿色环绕的村庄,它们在母亲的眼中生动地展开。
6. 母亲白天拾回的一大袋麦穗,晚上会被平铺在地上,用棒槌轻轻敲打。打下麦粒后,再通过簸箕上下颠动,去除麦壳和尘土,最后晒在弟弟家的屋顶上。
7. 尽管家里晒了麦子,但母亲从不担心突如其来的雷雨,因为多年来,她那条患有关节炎的腿就是她的天气预报。只要那条腿晚上开始发痒和疼痛,就像蚂蚁在搬家的样子,那么第二天天气肯定会有变化,或是阴天,或是下雨。
8. 从麦子开始收割到黄豆种下,母亲的日子都被拾麦子占据。尽管我在电话里反复劝说她不要再下地劳作,我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回许多麦子,但母亲并不接受我的劝告。她说,“黄金落地,老少弯腰”,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再说,买来的麦子和拾来的麦子能一样吗?
9. 因此,每年麦季过后,总会有五六个蛇皮袋装满拾来的麦子堆在母亲的床头。那些麦子凝结了母亲的汗水和弯曲的背影,我永远无法完全了解。
10. 每天早晨,母亲的身影朝向麦茬地,影子朝向村庄;到了傍晚,身影朝向了村庄,影子却留在了麦茬地。当母亲的身影和影子融为一体,我明白,她要么是安详地睡在可爱的村庄里,要么像父亲一样,永远沉睡在金黄的麦地中。但我相信,只要有那金色的麦子相伴,我的母亲一定会睡得安稳,睡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