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攻打徐州时,陶谦向各方诸侯求救。刘备闻讯,毅然前往救援。曹操的后方遭到吕布的袭击,于是曹操不得不回师应对。陶谦见刘备不仅勇猛,更有仁义之心,便打算让其担任徐州之主。曹操回师后击败吕布,吕布归附刘备。刘备认为吕布勇猛过人,更适合担任徐州之主,便将徐州牧的位置让给吕布。吕布对此感到高兴,但张飞、关羽等人却坚决反对,认为吕布不可信任。
后来,曹操设下计策,让刘备去攻打袁术,希望借此削弱刘备的势力。吕布见此良机,趁机偷袭徐州。无奈之下,刘备只得投靠曹操,联手曹操共同对抗吕布。最终,吕布被杀,徐州落入曹操之手。
刘备为何在徐州一再推让,甚至将徐州牧的位置让给吕布?这背后的原因复杂多变。首先,刘备深知徐州的重要性,不能轻易交给他人。他希望在徐州站稳脚跟,为未来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刘备对吕布勇猛过人的能力有所认可,认为吕布更能胜任徐州之主。再次,刘备希望借助吕布的力量,共同对抗强大的曹操。
然而,吕布最终还是成为了曹操的棋子,曹操设计让刘备去攻打袁术,吕布则趁机偷袭徐州。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不仅体现了刘备的智慧和策略,更展示了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局势。
综上所述,刘备在徐州一再推让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对徐州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还因为吕布勇猛过人的能力以及他对未来的战略规划。而吕布最终的失败,也使得徐州最终落入曹操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