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8-05 12:21:10
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
1、保密性:也称为机密性,是指保证信息与信息系统不被非授权者所获取与使用。这是通过密码技术等措施来实现的。2、完整性:指的是信息是真实可信的,其发布者不被冒充,来源不被伪造,内容不被篡改。这主要通过校验与认证技术来防范。3、可用性:是指保证信息与信息系统可被授权人正常使用。这需要确保信息与信息系统处于一个可靠的运行状态之下,以防止如拒绝服务攻击等对可用性的破坏。4、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这通常包括身份验证、授权、认可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用户的身份认证、资源访问权限的设置和用户执行操作的确认。这些属性是网络安全的核心,任何对它们的破坏都可能对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网络安全的研究和防御措施主要围绕这些基本属性展开。
导读1、保密性:也称为机密性,是指保证信息与信息系统不被非授权者所获取与使用。这是通过密码技术等措施来实现的。2、完整性:指的是信息是真实可信的,其发布者不被冒充,来源不被伪造,内容不被篡改。这主要通过校验与认证技术来防范。3、可用性:是指保证信息与信息系统可被授权人正常使用。这需要确保信息与信息系统处于一个可靠的运行状态之下,以防止如拒绝服务攻击等对可用性的破坏。4、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这通常包括身份验证、授权、认可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用户的身份认证、资源访问权限的设置和用户执行操作的确认。这些属性是网络安全的核心,任何对它们的破坏都可能对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网络安全的研究和防御措施主要围绕这些基本属性展开。

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保密性:也称为机密性,是指保证信息与信息系统不被非授权者所获取与使用。这是通过密码技术等措施来实现的。
2、完整性:指的是信息是真实可信的,其发布者不被冒充,来源不被伪造,内容不被篡改。这主要通过校验与认证技术来防范。
3、可用性:是指保证信息与信息系统可被授权人正常使用。这需要确保信息与信息系统处于一个可靠的运行状态之下,以防止如拒绝服务攻击等对可用性的破坏。
4、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这通常包括身份验证、授权、认可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用户的身份认证、资源访问权限的设置和用户执行操作的确认。这些属性是网络安全的核心,任何对它们的破坏都可能对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网络安全的研究和防御措施主要围绕这些基本属性展开。
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
1、保密性:也称为机密性,是指保证信息与信息系统不被非授权者所获取与使用。这是通过密码技术等措施来实现的。2、完整性:指的是信息是真实可信的,其发布者不被冒充,来源不被伪造,内容不被篡改。这主要通过校验与认证技术来防范。3、可用性:是指保证信息与信息系统可被授权人正常使用。这需要确保信息与信息系统处于一个可靠的运行状态之下,以防止如拒绝服务攻击等对可用性的破坏。4、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这通常包括身份验证、授权、认可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用户的身份认证、资源访问权限的设置和用户执行操作的确认。这些属性是网络安全的核心,任何对它们的破坏都可能对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网络安全的研究和防御措施主要围绕这些基本属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