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现出的不足包括:
1、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足,规划意识淡漠。许多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概念、性质、内容和方法了解不够深入,导致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2、缺乏专业的指导力量和教育落后。由于高校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晚,教育资源不足,支持不够,相关政策不完善,职业规划教育往往停留在就业指导的层面,缺乏独立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的职业指导队伍。
3、自我认识不够客观,目标设定脱离实际。由于职业规划意识的薄弱和专业指导的缺乏,大学生可能无法准确全面地进行自我定位,导致目标设定不切实际。
4、职业发展期望过高,职业路径设计不合理。一些大学生对职业期望过高,追求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的职位,而忽视其他可能的发展机会,同时,在职业路径设计上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如过度追求学位和证书,或设计多条发展路径而缺乏内在联系。
5、社会实践方向不够清晰。一些大学生通过兼职、考证和参加文体活动来增加工作经验和就业竞争力,但这些活动可能缺乏明确的职业方向性,导致实践效果不佳。
6、过于追求所谓的“最佳规划”。部分大学生在追求职业生涯规划时,希望找到“一次规划,终身受益”的最佳方案,这可能导致在实施过程中难以适应变化和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