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以及生产资料。
1、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他们能够在社会生产中从事劳动。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物质要素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劳动者与物质要素的结合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
2、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是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物或物的系统,包括劳动工具和其他用于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条件。劳动资料的发展往往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不仅是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指标,也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志。
3、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所加工的事物,没有劳动对象就不能进行生产,也就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4、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被视为第一生产力。
5、生产资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是公有制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对于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