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随着国内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探险邮轮的交付,我国邮轮的自主设计建造进入了快车道。
招商局工业航运部总监洪星表示,我国豪华邮轮的设计从2019年开始进入实施阶段。“但由于以前没有建造过邮轮,因此我们的策略是,与国际上一些主要的邮轮设计建造公司进行合资。”
瓦锡兰集团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邮轮建造商,其邮轮与渡轮分部销售总经理迈克尔·阿尔茨(Maikel Arts)认为,对于中国邮轮建造商而言,产能与资金是首要挑战,因为邮轮建造要将推动系统、导航系统、自动化系统、发动机系统等各类组件组合在一起,有很大风险,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因此,他称,好的邮轮建造模式需要有一个项目总包,让所有的供应商在标准之上,且明确各自的责任;同时,对于一些原厂制造商(利益相关方)也应尽早加入到项目的生命周期并参与设计环节。
邮轮设计建造加速推进本土化的同时,本土设备供应商的机会也正在形成。
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招商工业董事长王崔军告诉第一财经,邮轮目前设备国产化率约为40%。随着邮轮配套产业逐步形成,将引进海外技术与国内厂商合作,使中国最核心材料与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70%~80%。
芬兰知名邮轮设计公司德他马林相关负责人认为,欧洲的技术与设备供应商更具经验,相对来说风险就会偏低,但其产品价格比国内供应商更昂贵,“同时物流方面也有一定成本”。
事实上,在新建邮轮的过程中,建造商会更关注成本有效性,即成本效益。所以如果本地供应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技术,建造商会愿意让它们参与到新建项目中,为邮轮建造带来便利。上述德他马林相关负责人说,本地供应商正在提升产品稳定性以及相关设备材料的质量,它们正在向全球领先的供应商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