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的关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8-06 04:21:54
文档

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的关系

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之间的关系是由税法规定的,旨在确定企业应缴纳所得税的金额。利润总额是企业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净收益。而应纳税所得额则是对这个净收益进行调整后的金额,调整的原因包括一些不允许税前列支的费用(即需要纳税调增的金额),超过标准的业务招待费、违法罚款等。还要考虑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是否可以在当年弥补,以及税法规定的免税所得,国债利息收入等。所以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利润总额加上纳税调增金额,再减去可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和免税所得,得出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基数。
推荐度:
导读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之间的关系是由税法规定的,旨在确定企业应缴纳所得税的金额。利润总额是企业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净收益。而应纳税所得额则是对这个净收益进行调整后的金额,调整的原因包括一些不允许税前列支的费用(即需要纳税调增的金额),超过标准的业务招待费、违法罚款等。还要考虑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是否可以在当年弥补,以及税法规定的免税所得,国债利息收入等。所以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利润总额加上纳税调增金额,再减去可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和免税所得,得出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基数。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不允许税前列支(纳税调增)金额-当年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金额-税法规定免税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之间的关系是由税法规定的,旨在确定企业应缴纳所得税的金额。
利润总额是企业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净收益。而应纳税所得额则是对这个净收益进行调整后的金额,调整的原因包括一些不允许税前列支的费用(即需要纳税调增的金额),超过标准的业务招待费、违法罚款等。
还要考虑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是否可以在当年弥补,以及税法规定的免税所得,国债利息收入等。所以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利润总额加上纳税调增金额,再减去可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和免税所得,得出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基数。

文档

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的关系

应纳税所得额和利润总额之间的关系是由税法规定的,旨在确定企业应缴纳所得税的金额。利润总额是企业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净收益。而应纳税所得额则是对这个净收益进行调整后的金额,调整的原因包括一些不允许税前列支的费用(即需要纳税调增的金额),超过标准的业务招待费、违法罚款等。还要考虑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是否可以在当年弥补,以及税法规定的免税所得,国债利息收入等。所以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利润总额加上纳税调增金额,再减去可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和免税所得,得出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基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