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时候,我都是通过吃一些自己爱吃的东西,听一些喜悦的歌曲,以及看一些美好的电影来自愈的。
“好像坏运气一直围绕着我”,这句话很多人都经常挂在嘴边。越害怕迟到就一定会堵车;越烦恼人际关系就越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越担心分手却总是在吵架。但是,为什么这种现象会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真的有“怪圈儿”的存在,还是我们的“暗示心理”在作祟?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情绪总是会因一点小事儿而变的异常烦躁。
早晨起床晚了十分钟,心里又急又烦,眉毛眼线怎样都画不好,出门晚了,上班迟到;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当中,脑子一团糟,对接工作不顺,做事手忙脚乱;下班回到家里,一整天的负面情绪集中爆发,对爱人恶语相待,争吵不断。仅是因一点小事被不断放大而影响自己的节奏,但是你却因此不停的感叹生活真危险,生活是当真这么不堪么?
为什么越想做好一件事反倒是不尽人意?因为你总是看不清事物的本质,面对事情是急躁的状态,出现问题是悲观的心态,这便是一个你给自己布下的“死局”,就好比“越穷越生孩子,越生孩子越穷”是一个道理,不从根源解决问题,那便无解。
1、什么是“丧”的根源?我们又该如何去抵抗“失落”?
你总是不放过你自己。人类真的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我们明明有思维可沟通,有选择和放弃的权利,但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物种,我们却不快乐。因过于了解自己,清楚自身的短板和缺陷,所以常常对自己妄加苛责,长此以往生活在自我否定的心理暗示中,“丧”这件事,对你来说应该是得心应手了。
“自愈”等同“自救”。面对杂乱无章的生活和濒临崩溃的心态你该如何自处,面对冗杂的恶性循环你该如何脱困。喝酒?泡吧?逃避?以恶制恶?NO!我们要做的是学会和那些“糟糕”告别,无论是糟糕的事情亦或是糟糕的自己。在这个万事都很急的时代中,我们要守住的无非是自己的初心。
对生活,对事业,对爱情,该坚守的坚守,该放弃的放弃,不因一次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一次失败而自我否定,摆正自己的心态,遇见挫折不可怕,丢失信心与对新生活的勇气才是致命的。身处在大环境中,不能因遇见黑暗而便走向阴霾,我们要学会的不仅是“悲伤中的自愈”,更是“绝境中的自救”。
2、成长和伤痛,反思与收获
所有的伤痛与释怀都是成长的代价与时间的馈赠,我们总是要学会放下无谓的自我拉扯与内耗,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事物与生活的本质,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仍然会有沮丧与失落的时刻,但生活教会我们成长的意义是“沉重,并不是在于那一刻的悲伤与难过,而是在于尘埃落定后的反思与收获”。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力量” 。愿大家心中有谱,脚下有路,用最积极放松的心态去面对这个广阔而又精彩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