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被父母溺爱的孩子有多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8-07 00:02:48
文档

被父母溺爱的孩子有多惨?

被溺爱的孩子,长大后没有了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同时,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也是很差的,在做事的时候不会考虑到他人。说到“溺爱”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就是给予过多的爱护,过分的保护,总之就是“过”了。那么下面呢,咱们总结一下家长溺爱的几大行为表现。1、把孩子作为家里一切活动的中心。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于一切,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一点不愉快的事情,好吃的好喝的东西首先留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这样培养孩子,最终孩子自然就会变的自私,缺乏同情心,不会关心别人。2、当面袒护孩子,家长之间互相斥责对方。
推荐度:
导读被溺爱的孩子,长大后没有了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同时,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也是很差的,在做事的时候不会考虑到他人。说到“溺爱”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就是给予过多的爱护,过分的保护,总之就是“过”了。那么下面呢,咱们总结一下家长溺爱的几大行为表现。1、把孩子作为家里一切活动的中心。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于一切,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一点不愉快的事情,好吃的好喝的东西首先留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这样培养孩子,最终孩子自然就会变的自私,缺乏同情心,不会关心别人。2、当面袒护孩子,家长之间互相斥责对方。


被溺爱的孩子,长大后没有了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同时,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也是很差的,在做事的时候不会考虑到他人。

说到“溺爱”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就是给予过多的爱护,过分的保护,总之就是“过”了。那么下面呢,咱们总结一下家长溺爱的几大行为表现:

1、把孩子作为家里一切活动的中心

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于一切,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一点不愉快的事情,好吃的好喝的东西首先留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这样培养孩子,最终孩子自然就会变的自私,缺乏同情心,不会关心别人。


2、当面袒护孩子,家长之间互相斥责对方

古人言“子不教,父之过。”爸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妈的往往会护着孩子:“不要管的太严了,孩子还小。”有时候父母教孩子,家中老人会站出来:“你们不能要求太急,孩子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没有他做的好呢!”这样袒护着孩子。之所以出现熊孩子,根源就在于家长从小对孩子的放纵溺爱。

3、轻易满足孩子的需求

孩子从小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予什么,有的父母还会给孩子大量零花钱,这样孩子的欲望就更容易满足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不懂得一分耕坛,一分收获的道理。也就不会懂得珍惜,浪费金钱的不良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孩子生活懒散,毫无规律,家长不施管教

纵容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而对于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家长就睁一眼闭一眼,不对其行为进行纠正。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缺乏上进心和好奇心,缺乏思考能力,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对孩子祈求央告,家长丧失威信

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故事才把饭吃完。总是迁就孩子的过分要求,总是以一种下人的姿态面对孩子。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包办替代孩子的一切,让他变为什么都不会的“废人”

古人云:“不劳动者不得食.”但是,许多父母却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叫孩子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了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7、对于孩子任何的“意外”都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剥夺孩子独立行为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什么都不让他自己去做,有了问题家长都替他解决了,既不用行动,也不用思考。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9、害怕孩子哭闹,什么都迁就他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坐地炮、不吃饭等行为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文档

被父母溺爱的孩子有多惨?

被溺爱的孩子,长大后没有了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同时,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也是很差的,在做事的时候不会考虑到他人。说到“溺爱”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就是给予过多的爱护,过分的保护,总之就是“过”了。那么下面呢,咱们总结一下家长溺爱的几大行为表现。1、把孩子作为家里一切活动的中心。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于一切,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一点不愉快的事情,好吃的好喝的东西首先留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这样培养孩子,最终孩子自然就会变的自私,缺乏同情心,不会关心别人。2、当面袒护孩子,家长之间互相斥责对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