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描的盖章合同是否有效,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只要签订的合同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合同的内容是合法的,则扫描盖章的合同有效的;
2、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以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3、不符合上述情况的,扫描盖章的合同无效。根据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合同有效的条件具体如下: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合同是当事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有意识地追求特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当事人必须能够认识和辨认自己的行为,判断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即可以独立同他人订立合同。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2、意思表示真实。
所谓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将其产生、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意识表示真实是合同有效的重要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同其内心真实意思是一致的,但是,有时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与其真实意思不符合。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不能仅以行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为根据,而不考虑行为人的内心意思;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合法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也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当然要件。合同能产生法律效力就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合法的合同显然不能受到法律保护,也不能产生当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同时,合同不仅应当符合法律,而且在内容上也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有效与生效的区别如下:
1、判断合同是否有效的标准:
(1)主体适格: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是否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内容合理合法: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
(3)当事人意思不存在瑕疵,即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2、无效合同是自始无效合同:
(1)通常情形,有效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在成立同时生效;
(2)特殊情况下,自生效条件手续履行完毕时合同方能生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