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于生产原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都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食品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的特殊有形产品,加强我国的食品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食品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进而对我国食品质量管理进行了展望,为我国食品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的产业,同时食品也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的特殊有形产品。其具有独特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国有近13亿人口,应当成为食品工业的大国与强国,发展食品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策略。目前中国食品工业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加工率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水平有待继续提高,我国还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工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一、认识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指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则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那么,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食品自身因素,一个是人为因素。后者为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而食品质量管理就是为保证和提高食品生产的产品质量或工程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查,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总称,它是食品工业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加强质量管理是全面提高生产及产品质量的前提,要保证高质量的生产和产品,食品质量管理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它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二、食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质量管理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质量管理水平和受重视程度也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水平较高,一个国家内经济发达地区的质量管理水平较高,同一地区内实力雄厚有竞争力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较高。因此质量管理水平是国家、地区、企业发展水平的反映和标志。其次,我国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食品工业等传统产业在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应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再次,加强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按国际通用标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我国食品行业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都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