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怎么理解奏疏中“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8-17 05:03:09
文档

怎么理解奏疏中“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出自作者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翻译为:“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原文如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推荐度:
导读"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出自作者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翻译为:“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原文如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出自作者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翻译为:“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原文如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曲阳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 同年入凌烟阁。

文档

怎么理解奏疏中“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出自作者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翻译为:“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原文如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