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计算机使用的构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三代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每个基片上集成几个到十几个电子元件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和每片上几十个元件的中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的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
中规模集成电路是指其集成度为100—1000个/片的集成电路,它主要是逻辑功能部件,例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计数器、寄存器、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D和D/A转换器等。小规模集成电路可以直接实现组合逻辑函数,并且用得组合逻辑电路元件少,连线简单,省时省力,可靠性也高,是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
第三代计算机背景简介
第三代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们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出现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生产管理、交通管理、情报检索等领域。
这时出现了一系列计算机新技术,包括微程序控制、高速缓存、虚拟存储器和流水线技术等;在软件方面首先实现了操作系统,具有资源调度、人机通信和输入输出控制等功能。由于元器件体积减小、功能增强,使得电脑的体积、重量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和可靠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该阶段的主流产品是IBM—svsteIn/360。